点击排行

相关商品

重回汉唐原创婚嫁男女汉式婚服良缘上衣下裳情侣套装结婚礼服
重回汉唐原创婚嫁男女汉式婚服良缘上衣下裳情侣套装结婚礼服
重回汉唐龙凤呈祥婚嫁男女秦汉婚服新郎新娘中式结婚礼服套装汉服
重回汉唐龙凤呈祥婚嫁男女秦汉婚服新郎新娘中式结婚礼服套装汉服
【上遥居】小荷尖 明百搭白色汉服云肩荷花绣花  全款现货
【上遥居】小荷尖 明百搭白色汉服云肩荷花绣花 全款现货
【上遥居】小荷尖 明粉色竖领对襟绿色仿妆荷花马面  【现货】
【上遥居】小荷尖 明粉色竖领对襟绿色仿妆荷花马面 【现货】

汉服推荐

一面风情深有韵,两袖清辉莲花生

来源:朝云辞

摘要: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华是一种气度,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困夏心游赏倦,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古人云:汉服之美谓之华。

华是一种气度,

一种民族气质和民族精神。

一个人,一件深衣,一份信仰。

困夏心游赏倦,

也不索香薰绣被眠。

“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汉服把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

汉族自古就是个相对内敛的民族,对美的追求不是极致的细腻就是低调的奢华,加上纺织业的相对发达,绫、罗、绸、缎、丝、帛、锦、绢 ......每个时期的不同营造了不同的让人惊叹的服饰之美。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明的 “敦厚繁丽”,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设计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某一时期的审美设计倾向、审美意识也并非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根植于特定的时代。

夜峦钟鼓,香山白府,寄情一镜红尘信,不枉人间。

无论是从质朴的秦汉风格到超然的魏晋神韵,都渗透着华夏民族的理想追求;还是从开放的大唐情怀到含蓄的宋明格律,无不流露出汉族文化的哲学信念。

欢乐离,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每一个民族都有最适合他们的服饰,汉服的美有一种中国的温婉贤淑,宽容平和的气质在里面,如此的衣裳是符合东方文化及审美的。无论是外在的形式,飘逸的质感。只要穿着得体,就能显出东方人特有的气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汉服以含而不露的矜持,以如水的温柔,穿越了千年历史,无论在文化艺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武术剑道、音乐舞蹈、品茗茶道等方面,都是最能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服饰。它以含蓄大方,端庄优雅的惊艳留下一个个让历史无法忘怀的惊鸿之瞥。

无边愁绪系苍天,琵琶声残歌亦残。

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这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交领的两直线像交于衣中线左右代表传统文化的对称学,显出独特的中正气韵,代表做人要不偏不倚。在历史的承传与发展过程中,汉服充分展现了古人“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涵;更是纯善纯美的中国传统服饰艺术的重要象征。

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沈水袅残烟。

汉服代表着中华民族优雅、博大的气质,古朴自然的审美情趣,及敬天礼佛、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博大精深,追本求源,方知“天人合一”乃其精髓所在。如果说汉服表现天人合一的话,交领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地,地即人道,即方与正。而袖子,则是圆袂,即代表天圆地方中的天圆。这种天圆地方学在汉服上的表现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体现,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然而,时至今日,这些流传出去的服饰传承依旧,我们有着数千年文化传承的服饰却在时光之中渐渐沉寂。满清入关后,下令汉族剃发易服,统一换上满清服装,至此拉开了汉服文化至今三百多年断代的帷幕。近现代以来,西风东渐,汉服更成了一种尘封的历史记忆。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其实,汉服并非都是大家印象中宽袍大袖的样子。汉服有礼服和常服的区分,我们印象中宽袍广袖的一般指礼服,而常服则可以是广袖,中袖,窄袖,甚至连无袖的都有,常服中有一种裋褐(或武术服),就是劳动人民穿着的,在袖口等处做了紧身处理,以便于劳作。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其实,汉服发展了3700多年,其本身便具有一个非常完善的自然服饰体系。而且,现在制作汉服也不是墨守成规,只是,只有传承好才有更好的创新, 所以,穿汉服不方便更多的只是我们的心理问题。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纵观几千年的历史,汉族的服饰,在式样上主要有上衣下裳和衣裳相连两种基本的形式,大襟右衽是其服装始终保留的鲜明特点。不同朝代、不同历史阶段,又各有不同的特点。不要把汉服简单化成为一件交领右衽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