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相关商品

【清韵】迷你小香囊|云鹤抽绳腰圆荷包中式香袋/汉服配饰//香囊
【清韵】迷你小香囊|云鹤抽绳腰圆荷包中式香袋/汉服配饰//香囊
*鹤仙儿*香囊 锦囊荷包香包 汉服 汽车 端午 衣柜 艾草防虫端午
*鹤仙儿*香囊 锦囊荷包香包 汉服 汽车 端午 衣柜 艾草防虫端午
中式禅修服棉麻汉服白色打坐禅服瑜伽服气质中国风茶道服女套装夏
中式禅修服棉麻汉服白色打坐禅服瑜伽服气质中国风茶道服女套装夏
汉尚华莲鸾镜汉服配饰布鞋秋季新款民族风绣花鞋平底休闲女鞋日常
汉尚华莲鸾镜汉服配饰布鞋秋季新款民族风绣花鞋平底休闲女鞋日常

汉服推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原来汉服还分这么多种形制!

来源:朝云辞

摘要:近年来汉服的普及,身着汉服上街已经是许多“同袍”们的日常。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是在我国流传千年的,历经多个朝代的传统服饰。但现在很多人都还不明白,汉服是什么?

近年来汉服的普及,身着汉服上街已经是许多“同袍”们的日常。汉服是我们汉族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是在我国流传千年的,历经多个朝代的传统服饰。但现在很多人都还不明白,汉服是什么?

今天的文章我们就来大概讲一下汉服的各种款式,不敢说特别全,但是基本上是这样的。

也许不是很了解汉服的你,在看完这篇文章之后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汉服。

衣裳制

衣裳制的衣服是汉服形制中历史最悠久最基本的形制,由上衣下裳两部分组成,有几种不同的款式。

大礼服

大礼服一直都是衣裳制,会按照不同的用途、等级选用不同的配饰和花纹。主要是在祭祀等重大的场合穿着。

襦裙

襦裙是女性常服,可以根据腰线的位置分为齐胸襦裙,高腰襦裙,齐腰襦裙。

齐胸襦裙就是裙子束在胸上,上身着上襦,有对襟也有交领,在唐代盛行。

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差不多,但是将裙子束在腰以上胸以下。

齐腰襦裙是襦裙的基本款,各朝各代都有,顾名思义就是将裙子系在腰上的位置。

根据领子的不同还可以分为交领襦裙和对襟襦裙。

交领襦裙这个大家都很了解,领子是交叉的。

对襟襦裙就是上襦是对襟的款式,里面搭配诃(he)子,诃子就是内衣的一种款式。在唐五代比较流行。

还有一种襦裙是上襦在外的穿法,为了和上襦在内穿法的襦裙区分开来,所以普遍把上襦在外的襦裙称为袄裙。

这种穿法流行于宋明时期,宋朝流行的穿法就是把一般的襦裙上襦放在外面,但是明朝流行的上襦外穿有更多的特点。

比如说:琵琶袖,小袖缘,有的没有袖缘,斜交领,领子上加白色的护领。

襦裙很适合日常穿着,外出游玩啊、踏青啊,还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可以穿着。

深衣

深衣制就是衣裳制的发展,上下部分分裁然后在腰部缝合,也有对衣裳制继承的意思在里面。深衣的款式按照衣襟绕襟与否,分为直裾和曲裾。

直裾深衣的运用广于曲裾,直裾有鱼尾直裾,原理和曲裾一样。

曲裾深衣流行于汉代,有分单绕和双绕,并且除了一般的绕襟款式之外,还有鱼尾燕尾的款式。

鱼尾的款式就是加大下面的缘边,让下摆看起来就像是鱼尾一样。燕尾就是前面短,两旁还有后面是长的,看起来就像是燕子的尾巴。

还有一款是朱子深衣,是朱熹根据朱子家礼记载考证的深衣。直领穿作交领,裳幅为梯形。

深衣放在现代可以算上小礼服,可以在正式场合穿着,比如参加宴会。

通裁制

通裁制是在深衣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形制,不再上下分开剪裁而是采用上下通裁的方法,背部的中缝一直通到下面,所以称为直裰(duo),也叫直身,是宋明很流行的男装常服。

直裰是加外摆,也有不加摆里面穿衬衣,加了内摆的是道袍。因为宋明两代士人喜欢穿道袍,所以并不是只有道士才能够穿道袍。

宋明两代的直裰在袖子和交领上也存在区别,宋朝是直方袖,明朝多了琵琶袖,后期还出现了斜交领,左襟比右襟系得高,更保暖。

外衣

褙(bei)子

主要是直领,两边开叉,胸前用细带或者是金属扣固定。流行于宋明,一般是女子的穿着。

褙子的长度有到脚面也有到膝盖的。袖子有窄袖、广袖、方直袖。内里可以搭配襦裙或者是诃子等。平时穿窄袖褙子比较方便,礼仪场合可以穿大袖褙子。

氅(chang)衣

一般搭配上衣下裳的衣裳制服装或者是直身道袍,男装。有两边开衩的也有不开衩的,胸前有系带固定,一般袖子都比较宽大。

半臂

半臂男女都可穿,袖子长度只到上臂,有直领、交领还有贯头形式的。

女子的对襟直领半臂分两种,一种是短衣,到腰部,搭配襦裙,半臂在裙外。

一种是长衣,到膝盖,不开衩,配深衣。交领、贯头的半臂一般束在裙内搭配襦裙。

男子的直领半臂是长衣,搭配深衣。交领和贯头的短半臂一般搭配裤子,天热的时候可以直接贴身穿着。

衣裤制

下裳改成裤子,上襦放在裤子外面或者用腰带系住。

圆领袍服

这个比较特殊,圆领袍服盛行于隋唐,属于男装,唐朝女官也可以穿着,因为是公服。

此类服装一直沿用到明朝,圆领到了明朝已经作为官服,融入到了汉族婚礼当中。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对于汉服的推广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