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一蓑烟雨任平生:致敬苏轼的十个关键词
摘要:在古代的名人中选一人做朋友,我只选择苏轼。
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结语
如果在中国古代名人中选一个作为自己的朋友,我不会选择李白,他太自负,不会选择杜甫,他太凄苦。
我们还是把范围缩短,就在宋朝这三百年里。
——我不会选赵匡胤,他纵然霸气十足,开一代江山,但是他以一己之私度天下,泯灭了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我不会选范仲淹,他廉洁,勤政,自律,博学多才,有人情味儿,终身为“和谐”这个崇高事业操劳,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慷慨悲昂的出征诗,直接为数十年后苏轼的“豪放”一脉指明了方向,连朱熹都评价他是:“有史以来天地间第一流人物”,但是他所有的事业还在等待比他小42岁的苏轼继承和发扬。
——我不会选择王安石,尽管他刚正峭拔,擅辩论,擅演讲,擅游说,或许他的改革计划于朝廷有功,但是他一意孤行,刚愎自用,他排斥异己,不容异见,他是个无趣的人。
——我也不会选择程颐、程颢,他们存天理灭人欲,灭绝了基本人性,灭绝了自由精神,从此中华民族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泥淖中跋涉。
——我不会选择黄庭坚,尽管他开创了江西诗派,他写诗讲究学杜、学韩,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可正是这些他试图以为成就他的东西,反而阻碍了他,让他生硬晦涩,甚无趣味。
——我不会选择辛弃疾。他一生抗金,满纸诗歌皆是满腔忠愤。他虽然寡言少语,但是为人为文,气势凌厉,一言不合,就开始写。他的忠就是他的直,他的正直就是他的脆弱,他的英明韬略就是他的穷途末路。辛弃疾无一遮拦,不留退路,只可惜他未逢其时,未得其主,纵然他把栏杆拍遍,纵然挑灯看剑,却依然守护不住大宋王朝的残山剩水,他的人生太多遗憾。
只选一人,我会选择苏轼。
评价历史人物,我们常常爱用一句话,他的缺点是,他没有超越时代的局限性。但是,毫无疑问,苏东坡超越了他的时代,而且在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仍然感觉得到他的超越、超迈、超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