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2020年,哪个汉服姑娘能美到你心里?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那个穿汉服的姑娘清丽雅致,古典而温柔,时光也仿佛倒回千年,瞬间就喜欢上了。

喜欢汉服,就是偶次外出,人海中匆匆一瞥,那个穿汉服的姑娘清丽雅致,古典而温柔,时光也仿佛倒回千年,瞬间就喜欢上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很喜欢!而喜欢汉服,不仅为那举手投足间所折射出的礼仪、气势,还有那不可言传的韵味,现代与古典的碰撞真是意外的和谐呢。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头上何所有?翠为荷叶垂鬓唇;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际稳称身。”

汉服“出圈难”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人对它的定位都是漂浮不定,一边要求它展示民族优雅的礼仪之邦文化,一边又要求它接地气日常化。

汉服到底要做日常还是礼仪符号?如果想把汉服作为文化符号做成礼服类高大上就不要谈日常化。如果想做礼仪符号的文化纪念路线,就不应该要求本来就是礼仪用途的服饰方便日常。

不过目前,能让中国民众逐步接受自己本国传统服饰,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要是想日常化的且让众人不再对汉服指指点点,其实应该慢慢来,把汉服元素融进日常服饰,再开始改良汉服成为日常服饰,最后可以直接弄出汉服,人的接受能力的循序渐进的,直接复兴这步跨的有点大。

十年前在小小的圈子里看制式党考据党各种争论,从那时开始,汉服爱好者们逛各地博物馆也会格外关注壁画或者陶俑的人物服饰,追本溯源是必要的,和日常服饰结合,进一步发展也是必要的。但文化由人创造,终究也是要服务于人的。

目前传统汉服着实典雅秀丽,配色也很大胆鲜艳,但日常穿着多少还是会带来不便,所以个人认为在基于传统形制的前提下对汉服进行改良,使其在不丢失“骨”的同时变得更适用于现代化社会生活 是可以的。能够真正做到日常化,甚至融入职场,走出小众圈子走进大众生活,私以为那样方可谓之为“复兴”。

汉服很有意思,当下,能让人们认识到汉服就是乐事。你特别浅地理解它也可以,它就是一个漂亮衣服,你愿意往深去理解或者学习,它会回馈给你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乐趣。汉服不是一种简单的服饰,它所承载的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象征着中国的灿烂文明和精神气质。

从国家层面来看,目前官方对儒家文化、国学等传统文化的内容,是鼓励和支持的,这是一个大环境的影响。如今,每年的上巳节被定为中国华服日,可见未来的汉服复兴运动会越来越兴盛,大好前景令我期待。

去年“不倒翁小姐姐”的走红也把汉服拉入了大众视野。扮演者皮卡晨身着唐装,手摇古风小扇,在不倒翁表演中融入了古典舞的动作。吸引了无数海外游客围观,一时红遍全网。

现在汉服的意义已经超越了服饰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承载着民族文化,是文化复兴的一部分。汉服文化兴起的背后不仅仅是对传统服饰文化的热爱,是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认同感。随着祖国的更加强大,国人也越来越自信,传统文化散发出的魅力形成了巨大的磁场,让更多的国人开始关注和喜爱汉服。汉服文化的兴起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