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排行

汉服推荐

【同袍观点】仙服概念终成空!汉服认知需理性!

来源:与子同裳

摘要:而汉服文化,终将冲破层层阻碍

昨天给大家分享了一篇《汉服仙服之争可休矣!——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前文已经提到了,所谓“仙服”就是个情绪化的产物,我不认为他和骂大街有什么本质区别。或者是考据派指责仙女派穿的不是汉服,就配穿仙服。或者是我就仙服了不和你汉服混了!归根结底都是对对方排斥自己的不满。

但仔细想想,真正又有多少人,闲的没事冲到一线以挑刺,撕吵为荣为乐?

此次仙汉之争,总归要有个结束,未来对汉服概念的认知还是希望大家可更多一份理性,多一些包容,而少一些争执论战。

谈到理性,这次争论的背后,无论是维护汉服形制的人,还是乐于追求汉服仙气美丽的人,凡是冲到一线对轰的其实都抛开了理性,力求将自己的观点强行输出。

汉仙之争的本质,其实就是当代汉服形制标准的争论,因为没有一个所有人能接纳的标准,所以各自理解的标准就大行其道,并因此产生争议,产生矛盾,以致到了要分裂汉服的境地。咱们就简单总结看看目前的汉服标准,大家普遍认知的几种类型。

1、以历史断代时期汉服款式,存世服饰文物为汉服形制标准参考:

说白了就是,汉服中断于明末,自然最合理的也应该是从明代重新接续起来。这种观点的人汉服群体内部常有人称之明粉。接纳这种观点的其实也是大有人在。当然不一定都表现出来,其他类型观点也是如此。观点如何,和表现不表现出来是两回事。这里先只分析观点。

2、以实际存在服饰文物为汉服形制标准参考:

这种观点要求的汉服形制对象宽泛一下,只要有直接的服饰文物可以佐证,这款服饰就可以接纳。持有这种观点的汉服同袍常被称为考据派,争论中撕吵急了常被说成古墓派,当然对应的就是仙女派。

针对第一,第二中关于汉服形制的观点,我想先啰嗦两句,国字头专家也有,汉服研究资深同袍也有。要明白一点,汉服不等于考古,当代汉服所涉及的学科门类可是一个大工程了,不是简单的考古学,因研究考古资料而自负动辄指点江山的可要注意了。

上篇文章引用的这张分析图,是对当代汉服文化涉及各领域学科的一个总结。并不是文献资料考据厉害,自己就是汉服专家。说白了这要是汉服专家,这次仙汉之争的社会问题分析也在研究之列哟。说不出个所以然是能力问题,如果有仗着自己有成果粉丝众多煽风点火就是职业道德问题了。

3、以各种不同的文物文献佐证,辅助以设计师自我理解加以一定程度猜想设计作为汉服形制标准参考:

这种观点就又更大胆了一步,除了直接的服饰文物,陶俑,壁画,文献文字资料,都可以借用。有直接参考的直接参考,没有直接参考的猜着来,让衣服穿起来是那个意思,当然这种汉服形制认知的类型程度具体到每个设计师,每个制作者都有一定的程度区别。但本质是相同的,制作汉服的实践过程中都加入了一定的当代理解,甚至是今天的客户需求反馈。也会做一些再设计。

比如常有人说的曲裾问题,除了马王堆的,有人其他都不认!不能聊,他的理由有无数个,其实就是前面有关汉服形制两种观点立场,肯定谈不到一起。最有意思的是,这次曲裾也列入仙班了,曲裾哪里仙了?裹得像个粽子。

批评现代曲的一个理由就是,没有实物证明,但螺丝钉曲也不是天马行空,陶俑,木俑,帛画能找出不少依据,又说看不清结构。看不清结构也没关系,靠分析(猜)呀,无数次设计打版设计之后,曲裾在早年的汉服运动中,以独有的神韵,立下了汗马功劳。突然有一天被部分人(当然他们说了不算)开除汉服,真有点卸磨杀驴的意味。

双绕算啥,四绕,五绕都有,做个长螺丝!

4、完全抛开史料,天马行空放飙了:

这种观点就真不是汉服的标准了,一点汉服的根基都没有了,还叫汉服吗?对于这种服装一般会出现在影楼装,神剧的影视服装等等。诸如武大头传奇,芈月传都属于此类。这样的衣服会有人当汉服吗?其实第四类才是汉服文化群体应该同仇敌忾抵

制的,而不是把前三种观点下研究的不同成果当成砖头互丢!

以上四种汉服形制的认知观点,除了完全脱离汉服内核的第四种,其实绝对的分野在实际人群中并不多,更多的人是不同观点的一定妥协,融合。

原本前三种观点,虽不相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谁也没有否定汉服文化内核的意义,历史服饰结构的当代使用。只不过是程度不同而已,也不用担心不讲规矩,汉服标准就会一再退让云云。更加理性的方式是三种观点作为个人自我认知,而不是强制其他观点的人去接纳自己定义汉服的标准。因为目前谁也没有这个权利,或者说谁说了也不能服众,争吵零和的结果就是又回到了网络论战。

其实汉服本身的形制,内容历史就在不断的变化演进,只不过出于各种理由和动机,有的人真的太在意这里面的话语权了。这里不讨论具体哪个形制,具体的形制论战大家已经打了很久了,动辄连打几天不嫌累,大秦可真没这个好精力去引经据典给谁

心中的形制标准正名,证伪。但不妨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人热衷形制之争,形制“执法”!

特别提示一点,不同目的的人,不同的分类,但不同的观点,却可以正反两两成对分成若干的同类人。

1、汉服文化的情怀主义者:

自己理解的汉服运动是神圣伟大的,自己做的一切不包含私心,都是为了我们民族服饰文化的延续。这样的人,是有理想的,而且出乎人意料的是除了坚守第一第二标准的,还有坚守第三标准,也就是常说的越改越凉的人。这又是为何?答案其实很简单,大家都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有意义的,汉服依照自己的形制标准认知才能延续。于是抱着同一个目标理念,坚守着不同汉服形制标准的观点,两拨人可悲的开始了真正意义的同室操戈!

但如果是为了汉服好,能不能冷静下来,包容一些,仔细看看当代汉服的应有的内涵,收起自己对文化的好恶,以客观的心态去看待哪三种汉服形制不同的理解。保留自己的认知,选择包容起码不争斗的心态去看待对方观点的存在。如此才是实现汉服文化传承发展最好的作为。

2、汉服文化中的名利追求者:

网上高谈阔论,引经据典,粉丝成群,四面出击,八方打炮,争得就是个名,出了名才能有利。人性使然呀。这样的人还真不少,但根据实际水平能力不同还可以分成不同的段位:初级段位,为了吸引眼球,让大家知道自己多知多懂,也就记得个不八不入,螺丝钉曲不算汉服,高腰襦裙不算汉服,袒领不算汉服。你要问他为什么,能说出个因为文物没有这款式这句话都算这段位合格。中级段位,可以百度知道一些汉服知识,引经据典辩论一番,强在精力旺盛,不怕和你大战三百回合。但也是言辞漏洞百出。只不过真心别惹这样的,你有事他没事,只要能出名,不以胜败论英雄。高级段位,这就很厉害了,确实有学问,汉服资料研究到位,没有国家补贴的业余研究者。肯定这种人能力水平的同时,别忘了,看一个人除了才,还有德。醉心名利把研究成果当捅刀子的凶器,其实是玷污了学术的精神。更不要说,学术成果是真的,他的观点结果往往是跨行业偷换概念。好比法学博士去偷了本书!长篇大论和你白呼一堆,法律知识很严谨,确实很专业,但窃书就不算偷了吗?

图里这观点,也就是个中级段位杠

上图说明用,大秦保留,不很认同。

3、汉服商家中的恶性商业竞争者:

就这样神,当然今天看形制砖头还是丢的最多的。既然前面总结汉服群体客观就存在三种不同的形制观点认知,这就有了操作空间。有可能对方是第三种观点,那第一种观点的研究成果就可以当成武器去攻击对方。当然要把自己的观点说的冠冕堂皇。比如只有大明承袭汉服断代的才是最正确的云云。(还别说,还真有公开这样阐述的,当然公开的叫阳谋背后的才是阴谋,当面锣对面鼓,我还真有几分钦佩,言论自由嘛)

你说被牵扯其中冤不冤?人在家中坐,锅(瓜)从天上来呀。当然如果谁曾经玩过这些套路,那只能叹息风水轮流转了。

再次奉劝商家们,普通同袍有乐于争论的,作为商家还是做好自己生意,别引战,别制造着火点。否则闹大了,只能说一个现实:倾巢之下,岂有完卵!最后谁也死不了,谁也好不成,让外围看热闹的捡了便宜。

闪瞎眼的还是汉服吗?

4、起哄不嫌事大的!

这样的人大秦这里就不浪费篇幅了,哪里都有,没有立场。看热闹不嫌事大,大有人在。当然一般这类货色懂得也不会太多,撑死了就是个跟着图个热闹。

5、真实存在的诋毁汉服者!

要说阴谋论,可能是想多了,但也真有视汉服为仇敌的人,这样的人动机五花八门,大秦就不一一列举了,但必须说让这样的破坏分子钻了空子,那可是汉服之大不幸,昨天文章已经总结了,但首先排除的就是可能的汉服运动破坏者,因为太阴谋论了。但现实又让人在总结分析时不能忽略这样的人。

说多了都是一声叹息呀,这汉服复兴真的是坎坷漫长,但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咱们自己出于各种各样原因的内耗?

汉服广东的声名无疑是理性客观的,迅速灭火。

该说的都说了,该劝慰的也都权威了。

不论汉服商家,不论汉服同袍,仙服作为情绪化的产物,不会有什么实质的意义,撑死了就是个骂人吵架,反讽自嘲的词汇。

而汉服文化,终将冲破层层阻碍,在中国的当代服饰文化体系中,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包括大家